"2G是顺风耳,3G让手机变千里眼,4G能把宽带送到你手上……"由东南大学领衔完成的"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我省30年来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昨天,东大获奖团队负责人、尤肖虎教授接受本报专访解释说,"通俗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手机上网快些、更快一些,同时实现了2G、3G甚至4G时代的功能。"
- 成果名称: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获奖类别: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 获奖单位:东南大学通信团队
- 4G是个什么概念?
- 让手机上网快些再快些
念着一长串的获奖项目名称,很多人一个感受是"很专业,看不明白"。国家3G、4G项目少帅、东大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的几句解释便让记者恍然大悟。"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你的手机上网快些、再快些……刷微博、看电影、打游戏不再卡壳,甚至直接把超宽电脑宽带送到你手机上,让你随心所欲,不再担心网速。"尤肖虎将手机上网比作高峰时间汽车过大桥,数亿台手机就好比拥挤的车辆,它们都有一个目标迅速通过大桥。如果传输能力提高了,就相当于桥或者马路比过去宽了,过去不能跑的车现在也可以跑了。在无线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手机不再只可以下载1兆2兆,以后的手机下载或者上传数据可以做到几十兆上百兆,并且支持在任何状态下,移动状态下,在家状态下,郊外状态下,都能实现无线高速联通。"而怎样让路修到无限宽、足够宽正是技术的难点。我们为此付出了20年的努力。"
尤肖虎告诉记者,在2G时代,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厂家每生产一部2G手机向国外支付高昂的知识产权费,为了打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垄断,1990年,东南大学开始受命建设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唯一专门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个4G是"我们的4G"
1999年,尤肖虎被推选担任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C3G)总体专家组组长,20多个科研单位的3000名科技人员协同攻关,全面完成了中国3G技术发展的既定目标,包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这项技术运用在被大家所熟知的中国移动G3手机上。
2002年,几乎和国际发达国家同步,尤肖虎的实验室悄然启动了4G技术攻关。与3G相比,尽管4G在技术上实现了很大的跨越,但尤肖虎教授仍然表示,4G与3G是相辅相成的,某种程度是升级版的3G。“手机通话不仅可以看到对方,还可以看到对方正在拍摄的画面,这就是4G技术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尤肖虎说,“假如对方正在外地旅游,边通话边对景色摄像,这边的人也可以一同欣赏到。”4G是一种真正的宽带技术,它能够把宽带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手机变成了一个移动的掌上电脑。2011年,中国提出的4G标准得到国际认可,成为国际4G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肖虎说:“这意味着中国移动通信的整体研发水平,已经跨进了国际竞争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