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中国移动(微博)4G进展的两则最新消息近日引起业界关注:一是瑞士信贷预计称,中国移动将于今年12月获得4G长期演进技术(TD-LTE)牌照,即4G技术牌照,从而在2014年初得以提升竞争力;另一消息是TD-LTE规模试验已正式进入以3GPPR9系统设备和支持TD-LTE/TD-SCDMA的多模终端为主要测试对象的第二阶段。目前中国移动尚未对上述消息作任何表态,但深陷3G竞争窘境的移动对于4G商用的饥渴已路人皆知,随竞争升级现阶段保存量压力已明显骤增。
三大烦恼迫切需要强心剂
中国移动是全球最大电信运营商,拥有最多移动用户,但正是这一巨人公司,近期却烦恼不断。
其一,3G竞争激烈,联通、电信两大竞争对手紧追不舍。自国内电信市场三分天下以来,中国移动一直处于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但在3G市场,这一局面已经发生了改变,三家运营商的用户规模差距正在缩小。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以全年净增3051万户稳居榜首,而中国联通(微博)和中国电信(微博)分别以2595.9万户和2400万户位列二、三位。截至2011年末,中国移动3G用户数达到5121.2万户,中国联通4001.9万户,中国电信3629万户。
其二,明星终端缺失,迟迟拿不到苹果手机的销售权。有人说,“3G的竞争是明星终端的竞争”,虽然有失偏颇但并非没有道理。中国联通iPhone的热销已经影响到了全球通用户,发展势头迅猛,中国电信也将在今年大量开卖CDMA版iPhone 4S,而早在2007年就洽谈将iPhone引进国内的中国移动,目前依然两手空空,这对于中国移动巩固和发展高端用户将是不小打击。在3G时代,明星终端失势,中国移动早已感受到了来自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
其三,竞争对手猛增,“被管道化”的威胁日渐凸显。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使运营商“被管道化”的趋势日益加剧,同时也使运营商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骤增,谷歌(微博)、苹果、亚马逊(微博)、Skype、腾讯等已经成为运营商的共同“敌人”。有业内人士甚至戏称,“中国移动的最大威胁已经不再是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而是腾讯。”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曾说过,“业界很多人就说运营商不想当管道。其实,现在不是想当不想当的问题,而是已经‘被管道化’了,运营商不仅要当管道,而且要考虑被管道化以后怎样继续保持发展。”
消除烦恼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中国移动迫切需要强心剂,同时也需要给市场注入信心,由此就不难理解中国移动为何频频“被”与4G联系在一起。